
歌單分享:夢死
幾年前曾經很迷外國的 trip-hop、psychedelic rock 和 dream pop。大概是大家的集體情緒使然,近年香港亦多了許多這些比較沉重、迷幻以至夢幻的歌曲。雖然這次的歌單並沒有太多輕鬆的作品,但置身在如此晦暗的年代,有時或許就只有片刻放任的沉淪,才能夠帶來片刻的解脫和慰藉吧。
幾年前曾經很迷外國的 trip-hop、psychedelic rock 和 dream pop。大概是大家的集體情緒使然,近年香港亦多了許多這些比較沉重、迷幻以至夢幻的歌曲。雖然這次的歌單並沒有太多輕鬆的作品,但置身在如此晦暗的年代,有時或許就只有片刻放任的沉淪,才能夠帶來片刻的解脫和慰藉吧。
離原事變之後,Gwendolyn* 以孤高瑰寶的姿態逃離迫害、走出創傷,決心不要再讓他人界定自己的身份。可是迫害者的影響其實早已深入骨髓,若想真真正正脫去迫害者強行爲自己披上的大袍,就必須從被動回歸主動,從迷失中開始發掘自身價值,然後順從心之所向,慢慢重拾對生命的熱誠。
通過追趕與逃亡,「我」和迫害者「你」身份間的既有平衡被徹底粉碎,繼而兩者身份間便展開了種種一追擊、一擋一退的互動博弈。觀乎歷史,逃出了迫害之古原,在曠野流浪的過程中,往往就是開始認真反省自己身份的時候。逃亡經歷縱然悲慘,卻帶着無窮的創造性。